產科是我院重點科室之一,現有床位105張,年出院人數6000多人次,其中危重孕產婦>60%,年分娩量近6000人次,產科急診手術>20%,年門診量超過100000人次,由基層醫院轉診的高危產婦>40%,是桂林市規模最大危重病人最多的產科。2108年被為桂林市重點建設學科,并劃撥了50萬元經費用于重點學科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提高了對各種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的診治能力,目前對于圍產期急危重癥急救、兇險型前置胎盤、罕見病例、妊娠期高血壓、早產、糖尿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妊娠合并肝病、妊娠合并心臟病、妊娠合并血液系統等疾病的診治在全市處于領先水平。難產的處理、產后大出血的處理、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及產前、產時胎兒監護等以及妊娠期體重管理、孕期營養干預等情況的處理,診治水平達到區內先進水平。定期到基層指導業務,接診危重病人輻射到全桂北地區。
產科現有醫護人員125人,其中醫師30人,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13人,研究生3人,護士95人。重癥監護病房目前有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2名、護士14名,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和臨床技術發展,醫護人員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同濟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上海第一婦嬰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市婦幼保健院、湘雅醫院等技術先進的醫院進修。把先進技術帶回醫院,不斷的提升產科醫療服務水平。
開展新技術
聯合介入科開展產科介入治療:我院于2012年開始將介入技術引入產科臨床,用于胎盤植入并殘留者保守洽療,利用介入技術栓塞雙側子宮動脈,明顯降低繼發陰道大出血風險的前提下保留子宮,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具有簡便、微創、恢復快的優點。積極總結經驗,逐步擴大適應癥范圍,于2015年將該技術應用于中央型前置胎盤并胎兒畸形引產、產科急診出血性疾病等。2018年開始對兇險型前置胎盤、胎盤植入患者術前行球囊預置術,于術中盆腔去血管化,極大減少術中出血,為保留患者子宮及生育功能創造更好的條件,吸引了周邊的產婦慕名前來就診,2018年1-10月份成功救治了22例病人。
緊急宮頸環扎術:針對宮頸機能不全者,宮頸已經開大,或者是早產臨產者宮頸進行性開大,或羊膜囊突向陰道內并伴有宮縮時采取的一種緊急狀態下的緊急宮頸環扎手術.并對已有宮縮和宮頸形態伴長度變化的早產臨產者采取了緊急宮頸環扎術聯合宮縮抑制劑的雙重干預措施,成功降低了孕32周以前的早產率。經歷緊急宮頸環扎術者,大部分成功延長孕周并獲得良好的圍產結局。
子宮下段環扎術:對治療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的治療時實施子宮下段環扎術,有效防止了宮頸和子宮下段位置的血供,減少了子宮切除率。
改良式水囊引產術:目前過期妊娠和妊娠合并癥的發生幾率較高,須必要時適時引產終止妊娠,但受孕婦宮頸成熟度的影響,引產失敗率與剖宮產率呈逐漸上升趨勢,改良式水囊引產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水囊對子宮頸和子宮下段進行機械性壓迫,對子宮進行刺激,使其在發生節律性收縮的同時,增加宮頸的容受性,提高陰道分娩率。
非藥物性止血措施治療產后出血:B-Lynch縫合術、子宮下段宮頸環扎術、宮腔紗布填塞壓迫止血等方法在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過程中,因其簡單、方便、可操作性強,是應急、快速治療產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減少了孕產婦因難治性產后出血需開腹手術甚至子宮切除的幾率,提高產后出血保守治療的成功率,適合向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產科適宜技術應用與推廣:自由體位分娩、無創接生法是一種簡便易行、有效促進自然分娩的技術,全產程體位干預鼓勵產程及分娩中變換母體體位及鼓勵產婦運動能降低產婦疼痛感,提高分娩滿意度和促進產后恢復,對降低母嬰并發癥、促進自然分娩、提高產科質量意義重大。這些技術的開展在市內處于領先水平。